第一次認識小奇時,讓人很難相信這樣一位個性單純、寡言木訥的少年,竟然也是屬於我們最常服務到的司法少年,出於好心地去幫忙朋友爸爸搬東西,卻意外地變成偷竊共犯,使得隨興的他不得不面對人生的轉折。

幾乎沒有親戚住在北部可以給予他們幫助,與父親同住的他,看見父親工作轉換的不順遂,所帶來家中房租、生活費用等經濟的現實壓力,原本對自己人生並沒有太多的想法的他,萌發了一些想要分擔家計的動力。

小奇自己也承認,生性懶散的他,每天只想要漫無目的隨意生活著,最好都能睡覺睡到自然醒,如果沒有經過農場四個月的調整,在社工每天不厭其煩的叮嚀與要求下,建立穩定的工作學習與生活作息,現在怎麼可能有辦法出去好好的工作,應該還在睡覺與遊蕩的循環裡面吧!

而在農場期間最印象深刻的事情,就是常常從以琳領取麵條、米、罐頭等各樣的生活物資,這些物資總是能夠在家中不足的時候,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,而雖然不多的津貼,卻也還可以足夠支付每天的車費以及餐費,讓小奇持續參與課程,現在回想起來是有著像家一樣的溫暖。

結束農場的課程至今一年多,雖經過二次工作上的轉換,但是每個餐飲工作他至少都能穩定待超過半年,談起工作上的體驗,在職場的學習,省話一哥的小奇,雖然都只是還好…還好的回應,更進一步的詢問後,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忍耐力,即使在第二份工作遇到較為嚴格的老闆,對工作細節、達成成效有諸多要求,小奇還是可以持續穩定工作滿半年,直到最近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再作轉換,連小奇自己都很訝異這樣的進步。

對於我們來說,並不是要幫助少年謀求更高的薪資,而是讓他們發現自己可以去努力的人生方向,那怕每次進步只有些微,也是值得的。